我是70后。兒時,一過年,就掐著指頭盼十五。元宵之夜,踏著月光,挑著手工制作、上面貼著五毒、“蝠”在眼“錢”、馬上封“猴”、前“兔”似錦,龍騰盛世等傳統(tǒng)民俗剪紙的紅燈籠,和小伙伴一塊攆月亮,是一年中最開心的一個夜晚。
“玲瓏掛青竹,一尺垂紅蓮。”記憶中的紅燈籠式樣繁多,方的、圓的,手工扎制的、彩紙折皺的,安裝上轱轆用紅頭繩拉著跑的,手提的,竹棍挑的,大小不一,形狀各異。大多數(shù)傳統(tǒng)燈籠用一根細長的高粱秸稈或竹棍挑著,燈籠紙上畫著《西游記》《封神演義》《八仙過?!返葢蚯?jīng)典人物和花、鳥、蟲、魚等充滿生活氣息的圖案,造型生動活潑,栩栩如生。在月光的映襯下,里面跳躍著的紅豆般的小火苗,猶如一顆紅心在生命的旋律中舞動。
小時候,燈籠一般都是自己手工制作的。正月十三后,人們就開始用高粱稈兒、竹篾和彩紙給孩子們做燈籠。做燈籠,最簡單的就是正方形、長方形、圓形的,難度較大的是五角星形、十二生肖類動物造型。記得父親做燈籠時,首先找來幾根高粱稈兒或竹篾,截成長短不一的小棒,再用竹簽、細線組合成想要制作的燈籠框架,然后用麻繩扎緊各個接頭,底部托蠟燭的橫杠用一塊長條木板,中間穿透一個鐵釘,釘尖朝上,既可用來托舉蠟燭,又能起到整體穩(wěn)定作用。燈籠的上方,對角或中間,拴一條細鐵絲用來懸掛。燈籠骨架搭好后,父親在雕刻著不同圖案的木版上刷上墨,用裁好的粉連紙或薄薄的白紙拓印出來,接下來母親再用多彩的顏料描色,然后用糨糊糊在框架上,最后用小木板制成放蠟燭的底座,一個小巧精致,玲瓏剔透,生動形象的燈籠就出爐了。
但這樣的燈籠過于傳統(tǒng)老舊,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和哥哥就開始按照自己的想象,嘗試著做一些新穎別致的燈籠。我們在傳統(tǒng)燈籠制作工藝的基礎(chǔ)上,添加了不一樣的創(chuàng)作手法和元素。用竹篾做骨架,用膠帶綁扎出造型,用彩色宣紙做基礎(chǔ)裱糊,以顏料繪制圖案,拿剪刀剪出各種花紋和圖案進行裝飾……經(jīng)過扎、糊、刻、剪、貼、畫、染、印等多道工序,一個個樣式大膽創(chuàng)新、造型古樸粗獷、用色對比強烈,既富有民間藝術(shù)特色,又符合現(xiàn)代審美潮流的兔子燈、公雞燈、火龍燈、荷花燈、老虎燈、獅子燈就一年一年從我們手中成型了。特別是我們用木條、鐵絲制作成的金蟾燈,身著紅綠綢布,眼睛鑲上了玻璃球,四條腿遇風(fēng)便可靈活游動,看起來非常奇妙。同時,我們把刺繡、剪紙紋樣融入燈籠制作之中,很像電視劇中天上的宮燈,蘊含著豐富的寓意,深得同伴們喜愛。
那時,最快樂的莫過于元宵之夜,天剛一擦黑,我就迫不及待地和小伙伴們一起踏著月光、打著燈籠,拿著眼前花,東家出,西家進。最后聚到生產(chǎn)隊的大場里,跑來攆去,追逐笑鬧,互相對比誰的燈籠造型乖巧,圖案逼真,色澤鮮艷。隨著夜色漸濃,前來“賽燈籠”的孩子們越來越多,巨大的場面上,盞盞紅燈搖曳,點點星火交錯,喜慶洋洋,熱鬧非凡,孩子們的嬉笑聲,大人們的逗趣聲,響成了一片,為鄉(xiāng)村之夜點亮了一道“月華連晝色,燈景雜星光”的靚麗風(fēng)景線。
兒時的一盞紅燈籠里搖曳著燭光和熱鬧,盛滿了團圓和幸福,象征著喜慶和吉祥,承載著孩子們無盡的歡樂與夢想,寄寓著大人們無窮的美好愿望和濃濃的鄉(xiāng)情鄉(xiāng)韻。如今,塑料燈籠和各種電子燈籠逐漸替代了紙燈籠,當(dāng)年吸引人的戲曲經(jīng)典人物被喜羊羊、灰太狼,熊大、熊二和光頭強等動漫畫和卡通人物代替。但,兒時的燈籠情結(jié)卻永遠在我心底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烙印。